新闻动态

丁宝桢在同时期的总督中地位如何?以派系、背景而言,顶多算二流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1:13    点击次数:138

御史这几天都在追电视剧《丁宝桢》,总体来说,这部讲晚清大臣丁宝桢一生的历史剧还算贴近史实,挺公正地展现了他的功劳。不过就是剧情有点断断续续,结尾也收得挺匆忙,比起《大明王朝》和《雍正王朝》来,感觉稍微差了点儿。

其实,御史并不是真的想说剧情咋样,他是想借这个机会,从历史的角度聊聊丁宝桢在同治、光绪年间的政治地位、有多大的影响力,还有他跟其他七个总督比起来咋样。

【丁宝桢在八大总督中地位如何?】

光绪二年,丁宝桢得到了高官厚禄,戴上了头品大官帽,还成了太子少保,并且兼职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。他临时接替吴棠,做了四川总督,第二年就正式上任了。

从清朝乾隆年间起就定了个规矩,全国一共设了八个总督,分别是管直隶的、管两江的、管湖广的、管两广的、管陕甘的、管闽浙的、管四川的,还有管云贵的。

虽然总督都是级别很高的一品大官,但因为管辖的地方不同、还兼任其他职位等缘故,各省总督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手中的实权还是有所不同的,尤其是直隶、两江、陕甘这三个地方的总督,一直都比其他总督稍微厉害点。

在同治和光绪年间,特别是光绪皇帝刚上位那会儿,全国的大多数总督和巡抚啊,都差不多是湘军和淮军出身的人。到了光绪初年,掌权的八大总督分别是:

李鸿章管着直隶,左宗棠管着陕甘,曾国荃管着两江,杨昌濬管着闽浙,岑毓英管着云贵,裕禄管着湖广,张之洞管着两广,丁宝桢管着四川,他们都是各地的总督。

这八位总督里,李鸿章、左宗棠、曾国荃和杨昌濬都是湘军和淮军里的重要头头。可能有些读者对杨昌濬不太熟悉,他啊,是湘军老将罗泽南的弟子,跟左宗棠关系铁得很,在打败太平天国那会儿,可是立下了大功。

云贵总督岑毓英,虽然不属于湘军或淮军系统,但他也是靠太平天国运动的机会,一路晋升到督抚的高位。并且,他和李鸿章交情颇深,差不多可以说,岑毓英算是淮军系统里的半个人物。

张之洞嘛,大家都知道,他既不是湘系也不是淮系,是正儿八经的清流人物。因为慈禧太后喜欢他,所以他才被派到外地去做大官。再说了,张之洞在朝廷里关系硬得很,他的堂哥张之万可是内阁大学士呢。

八个总督里头,就裕禄一个是旗人,他是满洲正白旗的,是正儿八经的满族贵族。他老爹崇纶以前做过湖北巡抚,裕禄自己也当过盛京将军、四川总督,可以说是出生在有权有势的家庭,后台硬得很。

丁宝桢既不是湘系也不是淮系出身,在朝廷里没有后台撑腰,至少在历史记录里找不到丁家以前有人当过官的记载,贵州平远州的丁家,是从丁宝桢这一代开始兴旺起来的。

这么一比较,丁宝桢就显得势单力薄,既不属于湘系也不属于淮系,在朝廷里还没啥后台,所以他的影响力自然就不如其他总督了。或许这么说有的读者朋友不太服气,那御史就来给大家聊聊丁宝桢是怎么做官的。

【学者型与实干型人才】

丁宝桢在咸丰三年考上了进士,考完朝试后被选为庶吉士,学历背景相当过硬。刚进入翰林院没多久,他母亲就去世了,按照规定,他得回家守孝。

在老家为亲人守丧那会儿,当地苗民闹起了叛乱。贵州巡抚蒋霨远便向朝廷请求,让丁宝桢去帮忙平定叛乱。咸丰帝呢,就给了他一个翰林院编修的官位。

丁宝桢原本是个读书人,但在打仗方面挺有办法。他出手帮忙后,贵族苗民的起义很快就被平息了。因此,他立功升为了岳州和长沙的知府。

丁宝桢原本是翰林出身,按理说应该会在京城当官,但因为有特殊情况,所以他后来走上了去地方做官的道路。

看他做官的经过,总体来说相当顺畅。同治二年时,他直接从长沙知府跳过了道员的职位,升为了山东按察使,之后丁宝桢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东当官。

直隶和山东就像是京城的大门守卫,那时候僧格林沁将军在山东带兵,丁宝桢因为得到僧格林沁的看重,所以被提拔起来,做了山东的布政使。

同时,当时山东的巡抚闫敬铭特别瞧得上丁宝桢的本事,等到他不再当山东巡抚的时候,就向朝廷推荐丁宝桢来接替他的位置。

清朝时候有个规矩,本省的布政使是不能当巡抚的。但慈禧太后听说丁宝桢当官很有本事,政绩也挺好,就破了一次例,提拔他做了山东巡抚。丁宝桢做了巡抚后,确实干了不少好事,特别是在平定捻军时,立下了大功。

但是抓捕捻军主要是李鸿章这个直隶总督在负责,丁宝桢只是帮衬一下,并且他们两人还因此有过不和。所以丁宝桢在山东当官的时候,李鸿章多多少少给了他一些阻碍。

光绪二年,丁宝桢被调到四川当总督后,山东巡抚的位置就暂时由李元华来管。李元华呢,他是安徽六安人。丁宝桢离开山东,有人猜测这可能是李鸿章在背后使了劲儿。

丁宝桢在山东当官时表现优秀,廉洁奉公,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,特别是他处死安德海一事,让他在北京城出了大名。但尽管他政绩好,又敢于跟权贵对着干,这些却不是官场里站稳脚跟的关键。

想在晚清当官站稳脚跟,要么得朝里有人撑腰,要么得是湘淮集团的一份子。可丁宝桢这两样都没有,不论是慈禧太后那里,还是同事们中间,他都很难说上太多话。好在丁宝桢自己本事过硬,名声也挺好,朝廷和大佬们也不会太为难他,让他当个四川总督也挺合适。

说实话,丁宝桢真是个清廉又为民着想的好官,要是他活在雍正皇帝那会儿,很有可能被提拔进朝廷当大官,说不定还能当上大学士呢。

晚清官场腐败成风,丁宝桢能保持清廉,就像个“清流”,做个好榜样还行,但想进入权力中心那是难上加难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